您的位置:首页 > 海南自贸港资讯 > 行业知识

个体户异常了怎么移除?不处理会有什么后果?

海南瑞鑫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4-06-20浏览:8957次

       个体工商户因其经营灵活、投入成本低,成为许多创业者的首选。很多人注册个体户之后却发现,在经营期间,经常会被工商税务部门盯上。那么,为什么个体户这么容易被盯上?个体户异常了,怎么移除?个体户异常经营,不处理会怎么样?


【一】个体户为何被税局盯上?

      有5点原因,具体如下:

      1、不记账

      工商、税务的抽查面对的是所有商事主体,包括个体户和各种类型的公司和其他组织形式。每年工商年报之后的“双随机”抽查,个体户都占相当大的比例。

      2、不报税

      只办营业执照,不办理税务登记、不报税的,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体,都面临罚款,因此个体工商户也应该及时办理税务登记,按时申报。

      3、特殊行业

      有一些特殊行业,是被严查的对象,比如食品行业的卫生、环境、消防等问题,公司运营存在风险,被周边住户举报等,这些都是被严查的对象。

      4、侥幸心理

      工商税务部门抽查的基础依据是数据,因为不少个体户不及时办理税务登记证,也没有办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或是发生变更后没有到工商部门申请变更备案,这些都会引起注意。

      5、不做工商年报

      很多个体户不知道自己需要年报,或是因为之前没有记账,随便填写数据,导致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个体户如何知道经营异常?

      想要查询企业是否有经营异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企业的信用信息,包括是否有经营异常记录。在该系统上,需要输入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工商注册号进行查询。

      2.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查验接口:企业用户如果想通过接口方式批量查询,可以使用像 数据 宝提供的企业经营异常信息查验接口。全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可以查询,通过输入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企业名称,即可获取详细的经营异常信息。

【三】个体户经营异常,不处理的后果?

      信用受限

      工商个体户一旦异常,就会被工商公示,之后共享到信用体系系统,负责人想贷款、买房、出国等都有可能在办理手续时受限,异常时间越久概率越大。

      不利创业

      个体户工商户一般异常三年以上,就会被吊销营业执照,此后三年内个体负责人将被列入工商黑名单,期间不得再注册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等。

      罚款

      一般情况下如果仅是工商异常的话,不会有罚款的情况出现,但是个体工商异常的同时往往都伴随着税务的非正常,税务非正常一样会影响个体负责人信用,而且会有相应罚款,罚款未缴纳会按照万分之五一天加收滞纳金。

      无法办理注销或变更业务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个体户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他们将无法办理业务的注销或变更。这意味着个体户可能会面临无法合法终止业务或改变业务形态的困境。

      限制或禁止参与公共资源交易

      在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个体户因异常经营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那么他们可能会被禁止或限制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这会严重影响到个体户的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


【四】个体户经营异常,如何移除?

      移出异常经营名录程序流程如下:

      1、进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进入后选择企业所属的城市或省级网站。

      3、进入工商企业年报制度。

      4、输入出现异常操作清单指南。

      5、检查异常原因,有四种异常情况,选择相应的。

      6、逾期未申报的年度报告、地址出现异常等出现异常原因。

      7、下载《企业移出出现异常经营名单申请表》。

      8、携带《企业移出出现异常经营名单申请表》和《出现异常经营名单移出证明材料》,说明需要哪些证明材料,不同出现异常原因所需材料不同。

      9、将上述材料带到企业所属工商局大厅提交申请。等待审核。

      10、工商局在收到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移出决定,恢复正常记录状态。受理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核实,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核实结果;不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受理的理由。

      综上所述,个体户异常经营不处理会带来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受损、业务受限、行政处罚和经济损失等。因此,个体户应当及时处理任何异常经营情况,确保业务合法合规,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本文来源于网络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